中医病名:面瘫病(BNV120)
西医病名:面神经麻痹(G51.802)
一、诊断
(一)疾病诊断
1.中医诊断标准:参照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《针灸学》(石学敏主编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,2007年)。
(1)起病突然,春秋为多,常有受寒史或有一侧面颊、耳内、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。
(2)一侧面部板滞,麻木,流泪,额纹消失,鼻唇沟变浅,眼不能闭合,口角向健侧牵拉。
(3)一侧不能作闭眼,鼓腮,露齿等动作。
(4)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。
2.西医诊断标准:参照普通高等教育“十五”国家级规划教材《神经病学》第五版(王维治主编,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4年)。
(1)病史:起病急,常有受凉吹风史,或有病毒感染史。
(2)表现:一侧面部表情肌突然瘫痪、病侧额纹消失,眼裂不能闭合,鼻唇沟变浅,口角下垂 ,鼓腮,吹口哨时漏气,食物易滞留于病侧齿颊间,可伴病侧舌前2/3味觉丧失,听觉过敏,多泪等。
(3)脑CT、MRI检查正常。
(二)疾病分期
1.急性期:发病15天以内。
2.恢复期:发病16天至6个月(发病半月---面肌连带运动出现)。
3.联动期和痉挛期:发病6个月以上(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)。
(三)证候诊断
1.风寒袭络证:突然口眼歪斜,眼睑闭合不全,兼见面部有受寒史,舌淡苔薄白,脉浮紧。
2.风热袭络证:突然口眼歪斜,眼睑闭合不全,继发于感冒发热,或咽部感染史,舌红苔黄腻,脉浮数。
3.风痰阻络证:突然口眼歪斜,眼睑闭合不全,或面部抽搐,颜面麻木作胀,伴头重如蒙、胸闷或呕吐痰涎,舌胖大,苔白腻,脉弦滑。
4.气虚血瘀证:口眼歪斜,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,面肌时有抽搐,舌淡紫,苔薄白,脉细涩或细弱。
二、治疗方案
(一)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
1.风寒袭络证
治法:祛风散寒,温经通络。
代表方剂: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。
常用药物:炙麻黄6g,熟附子3g,细辛3g,荆芥10g,防风10g,白芷10g,藁本10g,桂枝10g,甘草10g等。
2.风热袭络证
治法:疏风清热,活血通络。
代表方剂:大秦艽汤加减。
常用药物:秦艽9g,当归6g,蝉蜕9g,赤白芍6g,金银花6g,连翘6g,防风3g,板蓝根6g,地龙6g,生地3g,石膏6g等。
3.风痰阻络证
治法:祛风化痰,通络止痉。
代表方剂:牵正散加减。
常用药物:白附子6g,白芥子6g,僵蚕6g,全蝎6g,防风9g,白芷8g,天麻12g,胆南星10g,陈皮10g等。
4.气虚血瘀证
治法:益气活血,通络止痉。
代表方剂:补阳还五汤加减。
常用药物:黄芪30g,党参15g,鸡血藤15g,当归15g,川芎15g,赤芍15g,桃仁15g,红花15g,地龙10g,全蝎10g,僵蚕10g。
(二)其他疗法
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,亦可采用红外线照射、针灸、拔罐等疗法。
(三)西药治疗
1.皮质类固醇激素: 地塞米松10mg加入生理盐水250ml ivgtt qd,3-5天后减量为5mg,再次3-5天减量为3mg,再次3-5天后停用。酌情补钾、补钙。
2.抗病毒治疗:阿昔洛韦0.5g加入生理盐水250ml ivgtt bid,或伐昔洛韦胶囊0.3g po bid。
3. B族维生素: 维生素B1片10-20mg po tid,弥可保0.5mg po tid,或弥可保0.5mg iv bid。
4.神经营养药: 鼠神经生长因子18/20ug im qd。
5.酌情选用活血化瘀类中成药如苦碟子注射液、注射用血塞通、疏血通注射液。
三、护理:
1、病室环境应安静、舒适,保持空气新鲜,温湿度适宜。
2、在急性期应注意休息,不可劳累过度。治疗期间,鼓励患者合理安排好工作、学习、生活、休息,调整饮食,避免情绪激动和不良因素刺激。
3、做好心理护理:耐心的劝解安慰患者,使患者保持稳定的情绪,积极配合治疗,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。
4.鼓励患者提高自护的能力:指导患者掌握一些自护的常识。如:按摩面部的皮肤、扣齿、鼓腮、皱眉;用湿温毛巾热敷面部;避免面部直接吹风,寒冷天气出门戴眼镜、口罩,避免感冒;对年龄小的患者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工作,以达到配合治疗的目的。
5、指导患者自我锻炼,自我按摩
(1)表情动作训练:对镜子进行皱眉、闭眼、示齿、鼓腮、吹口哨等运动,训练时按体操节奏进行,每个动作做二八呼或四八呼,每天进行2-3次。2)自我按摩,可按健侧肌运动方向按摩患侧,由于面部肌肉非常薄,按摩时用力应柔软、适度、持续、稳重,每日早晚各进行一次。3)湿温毛巾热敷面部,以改善血液循环,每天可进行2-3次。
三、疗效评价
(一)评价标准
1.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-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(H-B分级)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。
2.中医症状疗效标准: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。
3.面部残障(FDI)评分法。
中医症候疗效根据中医症候积分来评定。即(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-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)/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×100%。
临床控制: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,面部功能正常,治疗指数>90%。
显效:治疗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,面部功能基本正常,治疗指数>70%,≤90%。
有效:治疗后症状体征有所改善,面部功能部分正常,疗效指数>30%,
无效:治疗后症状体征与治疗前无明显改善;疗效指数≤30%
(二)评价方法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评分,见附件1、2、3
附件1: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 House- Brac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标准(H-B分级)
分级程度
|
特点
|
评分标准
|
得分
|
正常
|
面神经支配区域所有功能正常。
|
0
|
|
轻度功能障碍
|
总体:见轻度的功能障碍或连带运动。静止时:双侧对称。运动时:1、前额运动功能良好;2、眼角很小的力量即可闭合;3、口角左右轻度不对称。
|
1
|
|
中度功能障碍
|
总体:双侧面部可见明显区别,但无2严重的外形损害静止时:双侧对称
运动时:1、前额轻到重度运动;2、眼用力可完全闭合;3、口角有轻度的下垂。
|
2
|
|
重度功能障碍
|
总体:有明显可见的面肌瘫痪,外形损伤。
静止时:双侧对称
运动时:1、前额无运动;2、眼完全不能闭合;3、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。总体:仅有轻微可见的运动。静止时:双侧不对称。
运动时:1、前额无运动;2、眼完全不能闭合;3、口角双侧完全不对称。
|
3
|
|
重度损害
|
总体:仅有轻微可见的运动。静止时:双侧不对称。
运动时:1、前额无运动;2、眼完全不能闭合;3、口角轻度的运动。
|
4
|
|
完全麻痹
|
面神经支配区域无运动。
|
5
|
|
附件2:中医证候疗效标准
症状
|
|
积分
|
得分
|
突然口眼歪斜
|
无口眼歪斜
仅有轻微的
有一侧眼睛不能闭合,口角向一侧歪斜
严重的一侧眼睛不能闭合,口角向一侧歪斜
|
0分
2分
4分
6分
|
|
面部麻木
|
无面部麻木
晨起或晚上出现面部麻木
面部麻木时有发作
一侧面部麻木
|
0分
2分
4分
6分
|
|
恶寒发热
|
无恶寒发热
轻微恶寒发热
严重恶寒发热不伴体温升高
严重恶寒发热伴体温升高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耳后疼痛
|
无耳后疼痛
耳后疼痛
严重耳后疼痛但无耳部疱疹
耳后疼痛并伴有耳部疱疹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气短
|
无气短
活动后气短
安静时时有气短
安静时持续气短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头晕
|
无头晕
轻微头部眩晕,时作时止
视物旋转,发作时不能行走
头痛难忍,眩晕欲扑,不能站立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舌象
|
舌淡红,苔薄白
舌质红或边有齿痕,苔黄或黄腻
|
0分
1分
|
|
脉象
|
脉平
脉浮数或浮紧或脉濡
脉细软无力
|
0分
1分
2分
|
|
大便
|
无大便困难
偶便秘,平素大便偏干,一日或两日一行;或大便质稀,一日两行
大便干结,排解困难,二、三日一行;或大便质稀如水样
大便干如羊屎,数日不通,需用助泻剂才可排出;或时有腹痛腹泻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小便
|
无小便失禁,小便正常
小便量多,日1000m1以上
小便频、急,难以控制
小便失禁
|
0分
1分
2分
3分
|
|
附件3:面部残障指数(FDI)调查问卷
请您回答下列与您面部肌肉功能有关的可题,根据您最近一个月内的感受,对每一个问题选择一个最适合于您的答案
躯体功能:
1. 您在吃东西时,嘴里含住食物、移动食物、将食物固定于一侧颊内的困难程度?
通常情况下: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
通常不吃东西是因为: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
2.您用杯子喝水或饮料时的困难程度?
通常情况下: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
通常不喝水或饮料是因为: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
3.您在讲话时进行特殊发音的困难程度?
通常情况下: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
通常不进行特殊发音是因为: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
4. 您有一侧眼睛流泪过多或发干的问题及其程度?
通常情况下:5没有4稍有3有些2非常严重
通常不流泪是因为: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
5.您刷牙或漱口的困难程度?
通常情况下:5没困难4稍有困难3有些困难2非常困难
通常无刷牙漱口的困难是因为:1健康原因0其他原因
社会生活功能
6.您感到平静的时间长短?
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
7.您将自己与周围的人隔绝的时间长短?
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
8.您对周围的人发脾气的时间长短?
6所有时间5大部分时间4相当部分时间3有时2少许时间1没有
9.早醒或夜间睡眠中多次醒来的频繁程度?
6每晚5大多数晚上4相当多晚上3有些晚上2少数晚上1没有
10.您因面部功能问题而放弃外出吃饭、逛商店、参加家庭或社会活动的次数?
6每次5大多数4相当多次数3有些2少许1没有
躯体功能= [总得分(1-5题)-N]/N*(100/4)
社会生活功能= [总得分(6-10题)-N]/N*(100/5)
注:N代表病人回答的问题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