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医肛肠挂线疗法
肛瘘挂线疗法:用丝线或橡皮胶筋结扎瘘管壁,并使其被缓慢剖开,从而起到治疗肛瘘作用的方法叫挂线疗法。挂线疗法是中医肛肠治疗高位肛瘘的特色疗法。挂线疗法首载于明代《古今医统大全》距今400多年。该疗法的出现使我国肛瘘治疗技术达到当时世界领先水平。本疗法依靠挂线的慢性切割作用,使挂线结扎的组织因缺血而逐渐坏死,最后分离,根据挂线的松紧,挂线一般在术后10~15天脱落。挂线法赖以生存最直接原因在于被认为可以预防术后肛门失禁。由于括约肌或软组织被缓慢剖开后,两侧断端(或断面)因挂线的慢性剪切刺激而产生粘连、固定,使得切面很少发生回缩和移位,从而保护术后肛门功能。